- 關於韌性社區
大家每週都會來到社大上課,若遇到災害發生,我們該如何從社大校園開始,啟動防災機制,進行避難、或參與救災與自救呢?秋季社大月邀請劉曉樺講師來與我們分享這個主題,老師在開場提到「水域安全」和「國防安全」兩大領域,是她目前生命中最重要的事。
那麼,活動名稱提到的 #韌性社區 是什麼意思?
在內政部消防署官網有說明,「韌性社區」指「社區具有災害容受力,對於災害能夠快速反應及回復,除了社區環境較能夠承受災害衝擊外,也強調能快速反應並自災害中復原。」
- 辨識災害類型
活動開場,曉樺老師設計「逛畫廊」活動:在窗戶上貼著多張圖片,都是近年發生的重大災難,包含八仙塵爆(2015),錢櫃大火(2020),八掌溪事件(2000),高雄氣爆(2014),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橋梁勘災(2009)等。老師請大家站到自己最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前,分享自己參加活動的動機,發現很多人是帶著家人一起來,也有少數曾經上過黑熊學院的課程,因此,大家有意識到民防與個人、家庭、社區的關係,希望持續充實新知,培養自助與助人的能力。
接著,曉樺老師請大家辨識 #災害類型,再簡述空戰技術的演進、防空設施藏在哪裡、三軍之外的民防組織架構,最後帶大家起身逛校園,在福東國小內,進行防空避難演練。
關於災害的分類,現場與會者多以「發生原因」來分類,包含人為因素、天然因素、和綜合因素。曉樺老師回饋,大家透過自己分類,可以幫助自己做預防,不過,對於海軍出身的曉樺老師來說,災害的分類只有兩種:傳統,非傳統。所謂「傳統」指戰爭,軍方在前線,民眾在後方;「非傳統」就是圖片中的各種災害,軍方出現在救災現場。
- 何謂民防
#民防 指「軍警消之外,需要人民協助的防護工作。」
在〈民防法〉第一條說明:「為有效運用民力,發揮民間自衛自救功能,共同防護人民生命、身體、財產安全,以達平時防災救護,戰時有效支援軍事任務法,特制定本法。」
當災難發生時,除了國家的三軍和教召人力,民防組織由上而下的架構包含:(1)民防總隊,由市長擔任指揮官;(2)各行政區的民防團,由區長擔任指揮官。目前因為人力不足,可召至70歲;(3)民防分團,由里長擔任指揮官;(4)聯合防護團,指的是機關、公司、工廠、或同一棟大樓的人數超過100人,就要設置防護團。曉樺老師說,社區大學可以屬於最後一個類型,有機會發展。
- 警報及避難設施
「當警報聲響起,你只有300秒避難時間,最重要的是心理準備。」
不過,大家可以辨識哪些類型的 #警報聲響?例如空襲警報、地震警訊、火警警報。關於防空避難設施,大家最熟悉的是「防空洞」或「地下室」;原則上,有地下室的空間都是避難空間,但是,大家是否知道住家或活動範圍附近,哪裡有地下室?哪裡有避難空間?曉樺老師補充,即使你不住在有地下室的大樓,但是當災難發生時,每個人都可以前往避難!而防空避難規劃是由內政部警政署負責,再由警察局和消防局來清查空間。
回到講座現場,大家知道福東國小的 #地下室 在哪一棟樓嗎?大家對望無語,連社大工作人員都不確定!因此,大家起身走出教室,開始尋找地下室,當終於找到入口時,發現鐵門是電動門,上升到一半還會卡住。進入地下室後,不常使用的空間裡彌漫著灰塵與溼氣,在這裡,大家實作防空掩避姿勢:屈膝跪下,壓低身體,手摀住耳朵和眼睛,嘴張開,拿掉眼鏡。
回到講座現場,大家知道福東國小的 #地下室 在哪一棟樓嗎?大家對望無語,連社大工作人員都不確定!因此,大家起身走出教室,開始尋找地下室,當終於找到入口時,發現鐵門是電動門,上升到一半還會卡住。進入地下室後,不常使用的空間裡彌漫著灰塵與溼氣,在這裡,大家實作防空掩避姿勢:屈膝跪下,壓低身體,手摀住耳朵和眼睛,嘴張開,拿掉眼鏡。
演練結束後,大家回到教室,進行回饋:有人感覺地下室的光線不足、空氣不流通、有玻璃窗很危險;有人提到平時要多找幾個避難空間,並掌握進出動線。曉樺老師補充,常態的防災物資配置和人力組織訓練,也很重要。其實,校園的防護團都有編組表,但是問題在於是否落實,以及,每個人是否知道自己在災難發生當下的任務?
。活動花絮。
災害類型辨識
防空警報響起的腳掌行動討論
進入福東校園地下室
防空掩避姿勢實作演練
解說避難設施圖示
防災卡說明